“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提出的重要论述。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将其列为政府十大工作任务之首。竹产业是重要绿色低碳产业,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想载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如何培育、发展竹产业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本刊特别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吴义强解析竹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意义,分析我国竹产业取得的主要科技进展与成效,并从新装备、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等方面阐述竹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需求,提出竹产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建议,旨在推动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吴义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担任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林业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林业工程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木竹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农林生物质绿色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及面上项目与课题,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授权国际、国家发明专利70余件;出版中、英文专著8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湖南光召科技奖、湖南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首批“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教学名师、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湖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记一等功)等人才称号和荣誉,带领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我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竹类资源种类、面积、蓄积量均居世界第一。竹产业是我国现代林业的四大产业之一,也是我国林业重点发展的十大绿色富民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论述,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竹产业作为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传统产业,本身具有绿色低碳特征,不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想载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本文聚焦竹产业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关键,解析竹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意义,结合我国竹产业取得的主要科技进展与成效,重点围绕新装备、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等方面阐述竹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亟需开展的重要工作,并提出竹产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思考建议,以期为推动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将其列为政府十大工作任务之首。“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任务提出的新概念,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指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方式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竹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同样应以创新驱动,主要依托基础科学、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对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进行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从而提升竹产业发展效率和效益。发展竹产业新质生产力决不是忽视和放弃传统产业,而是通过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竹产业,以科技创新拓展竹产业生产力发展路径,最终实现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驱动竹产业生产力形成质的跃迁。目前,竹产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装备智能化程度低、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和发展模式创新乏力等问题,制约着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从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等方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形成竹产业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度转型升级,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创新能力,推动传统竹产业生产水平跃迁、实现产业经济增长方式深刻变革。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我国政府联合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发布《“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2023—2030)》,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相关政策的提出也为竹产业在新兴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即通过先进技术、智能装备、创新模式等推进“以竹代塑”相关产业发展,以新产品、新业态构筑竹产业新竞争优势,为产业提供高效能新质生产力增长点。有序布局未来竹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略选择。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等6大方向产业发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背景下,结合竹产业现有基础和优势资源禀赋,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以颠覆性技术催生未来产业,开辟竹产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竹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我国竹产业聚焦全产业链建设,突出创新驱动,初步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局面,年产值超过4200亿元。竹产业持续壮大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双碳”目标实现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竹子培育种植产业实现了规模化,航天诱变等育种技术加快种质创新。我国现有竹子39属857种,竹林面积达756万hm2,其中材用竹林面积占比达36%,笋材两用竹林、生态公益竹林和纸浆竹林面积占比分别为24%、19%和14%,笋用竹林和风景竹林面积占比分别为6%和1%。二是竹加工产业建成完备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注入科技动能。竹地板、竹家具、竹浆纸、竹食品、竹生物炭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以竹代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竹生物质能源与先进功能材料等未来产业有序布局,产品体系涵盖家居装饰、建筑工程、交通运输、轻工纺织、医药食品等多个国民经济领域。三是竹文旅康养产业日益壮大,竹林碳汇激活生态潜力。竹林景观与文化、竹乡民俗与旅游让竹林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竹林碳汇实现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成为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美丽中国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竹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巨大挑战,如产业生产模式相对传统、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制约着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了形成和发展竹产业的新质生产力,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性的创新和升级。目前,我国竹产业装备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竹材“下山难”、加工装备连续化、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限制了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此,迫切需要研发突破产业装备壁垒、激发产业革新的智能化装备。如在采运领域,开发能够综合执行伐竹、去枝、集材、造材、装卸、运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采运装备,提高采运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在加工制造领域,重点研发竹笋自动化剖壳分选、竹刨花高效制备、竹束连续定量化铺装、竹片无限接长拼宽、径向竹篾精准定厚剖分编织一体化、竹单元连续热压成型、竹原纤维无损柔化处理、竹原纤维连续纺丝等竹产业加工核心装备,推动竹产业生产过程向连续化、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竹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形成提供坚实装备基础。目前,竹产业在资源端存在优质竹种质资源短缺,制造端存在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高等问题,制约了竹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此,亟需研发颠覆传统应用领域、驱动产业链生态创新的绿色技术。在竹种质培育领域,创新诱变育种、分子育种以及基因编辑技术,推动竹种质的创新,培育低糖无节、高强速生的超级竹品种;在竹源食品领域,侧重于鲜笋生物保鲜、笋制品环保锁鲜以及营养成分的高效提取等技术革新,促进竹源食品提质增效,推动竹源食品从传统的小蔬菜市场向大食品领域转型;在竹材加工领域,应专注于圆竹展平复合、圆态弧形重组、绿色低碳胶合、长效功能性防护等关键共性技术革新,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前沿交叉领域,加强对竹生物提取、纳米仿生、增材制造等技术创新,加快竹质绿色能源、生物医药和绿色化学品等领域的新材料落地,为竹产业新质生产力形成提供技术引擎。竹产业产品存在功能单一、附加值不高、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迫切需要突破常规竹产品界限,激发多元化新产品创制。在竹源食品领域,研发休闲即食性食品、竹代餐食品、液体功能性竹饮品等新产品,丰富竹源食品类别,提升竹源食品功能性和市场竞争力;在工程材领域,研发大跨重载竹集成材、高强轻质竹重组材、阻燃耐腐竹功能材等高性能竹质复合材料,推动竹工程材向装配式建筑与交通运输等领域延伸;在“以竹代塑”领域,研发竹原纤维、竹浆纤维、竹溶解浆纤维等竹纤维基代塑产品,为塑料行业提供绿色、可降解的替代品,减轻塑料环境污染,推动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前沿交叉领域,研发竹碳基高性能储能、高活性吸附、高催化转化等先进功能性竹基材料,推动竹产业在新能源和环境治理领域的延链发展,形成竹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
进一步推动竹产业与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深度融合,加速形成竹碳汇产业、生物质先进材料等新兴产业,构建产业发展新业态。通过深度融合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开辟未来材料、未来家居、未来建筑、未来食品等新领域,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提升产业全球竞争创新优势。推动竹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结合,开发竹文化旅游、体验式消费等新业态,也是提升竹产业综合价值的重要方向。构建竹资源—原料—材料—应用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推动竹产业链上中下游有机衔接,推进建设竹产业集群。加强基础研究支持力度,推进生物育种、林业工程、材料工程、高分子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强化竹类资源分类评价、基因育种与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光合生理调控与化学组分形成机制等研究,提升竹种苗繁育与专用良种培育技术水平;推进竹材细胞聚集体靶向解离、可控重组、异质重构、定向转化等研究,拓展延伸竹产业链;加强竹制品强度刚度失效、屈曲疲劳破坏、承载蠕变失效等基础材性研究,拓展竹产品应用领域,实现竹材高值、高效加工利用。政府层面,布局一批合成生物学、绿色碳科学、生物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前沿科学中心、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现代产业学院,打造一批绿色产业园、绿色科技城等示范性重大工程,形成竹产业科技战略力量。企业层面,探索科技人才引育新模式,不断完善科技人才引进、使用、激励与合理流动工作机制,推动人才生态环境现代化,让人才“引得来”“干得好”“沉得下”“留得住”。高校层面,重点建设一批与产业相关学科专业,设立专门的竹学和竹子培育与高效利用二级学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打破产教融合壁垒,建立校企双螺旋驱动高层次产业人才培养新机制,释放产业人才培养矩阵新活力,着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国际竹藤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东道国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引导推动竹产品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完善竹产品质量评价、产地标识管理和条形码追溯制度,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围绕亚太、非洲、美洲3大竹产区优势,组建跨区域合作研究中心、联合研究机构和国际合作示范中心,引进和集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加快推进竹产业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打造国际竹产业创新高地。加速竹产业数字化转型、信息化提升、绿色化改造与智能化应用,加速竹产业与生态碳汇、以竹代塑等新兴行业,生物质先进功能材料、生物质能源材料等未来产业跨界融合,孵化竹林碳汇、生物质能源业、生物质新材料制造业等产业新业态,推动竹产业成为林业高效能新质生产力的增长点。
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英文译名:CHINA TIMBER & WOOD PRODUCTS DISTRIBUTION ASSOCIATION,英文缩写:CTWPDA。本团体是1985年经民政部批准成立,由与木材和木制品(含竹材与竹制品)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团体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下设木业市场与供应链分会、木业园区及口岸工作委员会、木业电商分会、木材进出口商分会、板材分会,木门窗、木地板、工程木、木皮、木材防腐、红木等专业委员会及木材企业信用工作委员会等分支机构。 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是国内木材流通行业唯一的全国性社团组织。拥有会员3000多家,会员囊括大型木材进出口贸易企业、大型木材批发交易市场、木业园区及口岸、大中型人造板、木地板、木门、装饰薄木、工程木、防腐木、单板生产和流通企业,在国内国际业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具有权威性、广泛性和代表性。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