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概览
· 行业动态
1、海关总署发布进口人造板检验采信新规
2、8月中国出口木材及其制品134万吨,同比增12%
3、中国制造业民企500强出炉,9家家居建材企业上榜
4、中国从德国进口橡木原木增长38%
5、中国进口的波兰木材同比大幅下降
1、新西兰原木出口面临转折点
2、欧洲木材行业年增 30 亿欧成本
3、越南对中国木材出口量同比增长65.8%
4、奥地利针叶材行业面临挑战
行
业
动
态
海关总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检验采信管理办法》,结合进口人造板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发布第 178 号公告,宣布对进口人造板检验实施采信管理,新规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根据公告内容,进口货物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在进口《实施采信的进口人造板商品编码清单》所列人造板时,可委托符合要求的采信机构进行检验,海关将对采信机构的检验结果予以采信,这一安排能为企业提供更多元的检验选择,助力提升检验效率与货物通关速度。
在检验执行层面,采信机构需严格按照《进口人造板检验采信相关检验项目、适用的技术规范及检验方法》开展检验,确保检验标准统一规范,保障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完成检验后,采信机构出具的报告需符合《采信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同时随附采信商品及标签照片,标签上需清晰标注品名、规格型号、批号、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方便海关全面审核;且该检验报告自签发之日起一年内有效,既为企业办理进口手续预留合理时间,也能保证检验数据的时效性。
对于采信机构的资质与申请流程,公告也作出明确要求:境内注册的检验机构需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或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施的 ISO/IEC 17025 认可,境外注册的检验机构需获得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互认协议(ILAC-MRA)签约认可机构实施的 ISO/IEC 17025 体系认可,且两类机构的检验能力范围均需涵盖公告附件 2 所列内容;申请机构需按《采信办法》第八条规定提交申请材料,具体流程可参考《“海关进出口商品检验采信机构目录管理” 事项服务指南》,通过规范筛选与管理确保采信机构的专业水平。
在申报环节,进口货物收货人或其代理人若申请实施采信,申报时需在 “货物属性” 栏按 “检验结果需采信” 类型申报,在对应货物项号的 “产品资质” 栏录入 “采信机构代码 / 检验报告编号”,并在 “随附单据” 栏上传《质量安全符合性声明》,海关将据此按《采信办法》实施采信,明确的操作流程能帮助企业顺利完成申报,保障业务推进。
进口人造板相关企业需密切关注新规内容,及时调整业务流程,以适应检验采信管理要求,确保进口人造板业务平稳有序开展。
(来源:海关总署)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8月,中国进口木及其制品308万吨,同比下降24.0%;1-8月,累计进口2976万吨,同比下降14.7%。
8月中国进口原木211万立方米,同比下降24.5%;1-8月,累计进口2140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3.2%。
8月中国进口锯材192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4.8%;1-8月,累计进口1611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3.3%。
8月中国出口木及其制品134万吨,同比增长12.0%;1-8月,累计出口1050万吨,同比增长17.0%。
8月中国出口家用或装饰用木制品9万吨,同比下降2.6%;1-8月,累计出口62万吨,同比增长6.2%。
8月中国出口胶合板及类似多层板11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9.7%;1-8月,累计出口88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6.4%。
(来源:海关总署)
全国工商联正式发布2025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入围门槛达157亿元,显示出中国民营制造企业持续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家居建材领域,共有9家企业跻身该榜单,涵盖家居与建材两大板块,反映出行业整体规模与竞争力的提升。
家居行业方面,欧派家居、顾家家居和方太厨具成为代表企业。欧派家居凭借在全屋定制领域的显著优势,2024年实现营收189.30亿元,位居行业前列。顾家家居作为软体家具的领军企业,营收达184.80亿元,持续巩固市场地位。方太厨具则以智慧厨房为核心战略,营收实现169.8亿元,同比增长4.3%,显示出稳健的增长动能。
建材类企业表现同样突出,其中6家企业上榜。鲁丽集团以652.22亿元的营收成为行业翘楚,其业务覆盖生态木业、定制家居、钢铁制造等多个领域,旗下鲁丽木业和鲁丽家居分别专注于板材、地板和环保家居产品。涂料行业两家企业表现亮眼,美涂士虽未上市,但营收高达305.48亿元,超过已上市的东方雨虹,其广泛的品类覆盖和庞大的渠道网络成为关键支撑。东方雨虹则以280.56亿元营收坚守防水主业,该业务占比超73%,同时积极拓展板材等新品类。
(来源:77度)
中国从德国进口橡木原木增长38%,2025年1月至6月,德国橡木原木出口量同比增长26%。作为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国,中国出口量同比增长38%。比利时的出口量也高于这一水平。
山毛榉锯材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5%。这标志着自2018年以来主导市场的下行趋势得以打破,直到2021年才出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至7月,中国进口的波兰木材总量为32.69万立方米,同比大幅下降45.8%;进口金额为6530万美元,同比下降32.5%。平均进口单价方面,除4月份均价涨幅较低(4.9%)外,其余月份均价同比涨幅均超过9%,其中2月、5月和6月涨幅均超过30%;7月涨幅更是达到42%。
国
外
动
态
新西兰作为主要原木供应国正面临内部结构调整与外部需求变化的双重考验。
新西兰林业的重要参与者,卡特·霍尔特·哈维(CHH)近期宣布,计划关闭位于南岛尼尔森附近的伊夫斯谷锯木厂,并将产能转移至北岛卡瓦劳工厂。该工厂自1980年代投产,年加工能力约25万吨,占全国锯材产量的5%,主要服务南岛建筑框架材市场。
这一决策不仅对当地就业和产业链带来冲击,更折射出当前新西兰林业的整体困境:住宅建设活动持续低迷,导致结构级木材需求明显疲软。再加上持续高企的运营成本、汇率波动及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企业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产能优化已成为行业不得不采取的应对策略。
作为新西兰原木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中国的需求变化直接影响全球贸易流向。最新市场监测显示,8月原木到港价(CFR)保持在113-117美元/JASm3的稳定区间。
从需求端看,中国市场的日需求量小幅上升至5.5万立方米,软木库存微降至260万立方米。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15%提升了采购能力,这为新西兰出口商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值得注意的是,7月财新制造业PMI收缩至49.5,企业信心仍低于长期平均值,表明市场需求复苏仍面临挑战。主要港口的运营数据显示,岚山港、太仓港等关键节点的库存和出货量保持相对稳定,但市场观望情绪依然浓厚。
除中国市场外,新西兰原木的其他出口市场呈现差异化表现。印度市场需求目前保持低位,行业预期排灯节(10月)后随着经济活动恢复才可能出现回升。
2025年6月的数据表明,发往印度的原木发货量约为4.5万立方米,虽然较5月实现显著增长(增加215%),但总体规模仍然有限,仅占总发货量的3%。
全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在影响市场格局。美国关税政策的调整预期加剧了市场观望情绪,这对国际木材贸易流向和价格形成机制产生深远影响。
(来源:德正小编)
欧盟森林砍伐法规(EUDR)给欧洲木材行业带来重压。德国木材工业总会(HDH)调查 400 多条国内木材供应链后发现,该法规将使德国木材企业每年多承担 18 亿欧元前期成本与 12 亿欧元合规成本,合计 30 亿欧元新增负担。
HDH 主席约翰内斯?施沃勒表示,EUDR 或引发混乱,若合规不到位,木材供应链可能瘫痪。仅 39% 的德国木材企业有望年底前达标,其余恐被排除出客户合同;即便合规企业,也受上游数据缺失影响,面临供应瓶颈、生产放缓等问题。合规中,企业最大负担是额外人力成本,超半数计划新增岗位负责 EUDR 报告,软件与数据交换费用也居高不下。施沃勒认为,欧盟内部无需此类官僚要求,欧洲无法规所指的森林砍伐,2.27 亿公顷森林搭配卫星监测与认证体系,足以保障木材合规。
为此,HDH 联合欧洲相关方,呼吁为欧洲 2.27 亿公顷森林设 “零风险” 通道,因欧洲木材砍伐风险远低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等热点地区(后者热带木材常难追溯到管理单位层面),要求取消无风险地区木材的数据收集传输要求。
EUDR 还引发其他行业不满,德国机械工程协会(VDMA)警告其会扰乱供应链、削弱欧洲竞争力,已请求将实施时间推迟两年,解决官僚化问题。
1—7月,越南对中国木材出口量同比增长65.8%,同期出口金额亦是大幅增长94.5%,几乎实现翻倍。其中,7月单月出口量达到3.6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达到140.6%,为近三年来进口量首次突破3万立方米关口;同期进口额2462万美元,同步增长239%。
这一异常增长并非偶然。受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影响,中国自今年3月起全面暂停从美国进口原木,导致大量北美木材需寻找新的出口路径。而越南凭借其地理位置,以及有着中国多家家具生产企业驻扎等原因,极有可能迅速成为中美木材贸易的“中转站”。
若欧盟《零毁林条例》(EUDR)按现形式于年底生效,奥地利软木行业可能面临10%的减产。该法规要求木材产品实现全供应链可追溯,这一要求缺乏可操作性,可能导致林主暂停采伐。
尽管行业预计2025年产量将增长2%,但EUDR对整个木材价值链构成直接威胁。软木减产将影响建筑构件、家具、板材、纸张和颗粒产品制造商,冬季冲击尤为明显。
新规要求企业证明木材产品从原料到成品均符合"零毁林"标准,且适用于欧盟内部生产和贸易。实际操作需创建数千个参考编号,Schm?lzer指出产生的数据量将难以有效管理。
奥地利业界敦促欧盟暂停或修订法规,主张采用基于风险管理的监管机制而非一刀切要求。在支持阻止全球毁林目标的同时,建议对奥地利等低风险国家予以豁免。
2025年上半年奥地利软木出口同比增长11%,德意需求上升。该国锯木行业拥有1000多家家族企业,雇佣1万名员工,2024年产值达30亿欧元。整个木材产业涵盖1300余家企业,实现92.8亿欧元产值。
(来源:淘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