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木业丨新闻周刊 · 第85期
最新动态
木业丨新闻周刊 · 第85期
2025-02-2813

周刊概览


· 行业动态

1、2025年1月全球木业指数(GTI)指数报告

2、2025年1月GTI-人造板指数报告

3、中国调整进口木制品关税税率

4、广西人造板2024年产量达7050万立方米,全国第一 

5、全国建材家居市场1月销售额同比上涨3.09%

6、2024年贵州林业产业总产值达4654亿元

7、船司集体发布3月涨价通知 

· 国外动态

1、2025年全球木材库存紧张

2、白俄罗斯木材转战出口亚洲

3、巴西木材出口保持相对稳定

4、加蓬对中国木材出口量大增

5、日本木材对中国出口占比超六成





01
2025年1月全球木业指数(GTI)指数报告
1月,世界各地为庆祝新年有不同期限的放假,多个国家的木材市场表现出季节性波动行情。中国、马来西亚受传统新年假期的影响,企业员工返乡休假、企业主动减少生产。GTI巴西试点企业也反映,1月假期因素导致该国木材行业原材料采购和生产放缓。尽管全球木业市场整体表现依旧低迷,但从GTI分指数能看到较多积极信号。比如,加纳生产端较为活跃,泰国新订单量和出口订单量较上月增长,墨西哥和刚果(布)国际市场需求趋于稳定。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国际需求紧缩背景下,部分GTI试点国木材产业顶住压力,实现了稳健发展。
2025年1月,GTI-中国指数录得39.5%,比上月减少10.3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位于临界值(50%)以下,显示本月GTI-中国指数所代表的优势木业企业生产经营整体较上月呈收缩态势,且收缩态势增大。主要原因是受传统春节长假影响,本月中国木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较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暂停状态。
2025年1月GTI-马来西亚指数录得20.1%,比上月减少0.2个百分点,连续27个月位于临界值(50%)以下,显示GTI-马来西亚指数所代表的优势木业企业生产经营整体较上月呈收缩态势。受假期等因素影响,本月马来西亚木材行业收缩程度略有扩大。
2025年1月,GTI-泰国指数录得49.0%,较上月下降4.3个百分比,2个月后降至临界值(50%)以下,显示GTI-泰国指数所代表的优势木业企业生产经营整体较上月呈收缩态势。本月,泰国木材采伐量继续下降,但生产量和新订单量较上月增长。
2025年1月,GTI-加蓬指数录得32.4%,比上月减少2.3个百分点,连续18个月位于临界值(50%)以下,显示GTI-加蓬指数所代表的优势木业企业生产经营整体较上月呈收缩态势,且收缩程度略有扩大。尽管如此,木材采伐和国内外需求收缩程度减小,且企业对于未来6个月木材市场的总体走势判断较为乐观。
2025年1月,GTI-刚果(布)指数录得41.9%,较上月增加0.3个百分点,连续27个月位于临界值(50%)以下,显示GTI-刚果(布)指数所代表的优势木业企业生产经营整体较上月呈收缩态势。本月,刚果(布)木材行业采伐量和生产量略有下滑,国内市场小幅收缩,但国际市场需求较为稳定。
2025年1月,GTI-加纳指数录得68.2%,较上月增加31.8个百分点,1个月后升至临界值(50%)以上,显示GTI-加纳指数所代表的优势木业企业生产经营整体较上月呈扩张态势。从加纳木材行业生产经营各流通环节看,扩张主要体现在生产端,而需求端较为乏力。
2025年1月,GTI-巴西指数录得34.9%,比上月减少16.2个百分点,1个月后降至临界值(50%)以下,显示GTI-巴西指数所代表的优势木业企业生产经营整体较上月呈收缩态势。据GTI试点企业反映,1月假期因素导致原材料采购和生产放缓,此外,1月是市场传统淡季。
2025年1月,GTI-墨西哥指数录得37.1%,比上月减少2.8个百分点,连续27个月位于临界值(50%)以下,显示GTI-墨西哥指数所代表的优势木业企业生产经营整体较上月呈收缩态势。尽管本月墨西哥国内木材市场有所收缩,但出口市场连续两个月保持稳定。

(来源:中国林产品指标机制)
02
2025年1月GTI-人造板指数报告
GTI-人造板指数(GTI-WBP),是针对人造板(包括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产业的景气指数,反映全球人造板产业生产经营情况与上月相比的总体变化趋势。GTI-人造板指数的试点国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加蓬、刚果(布)、加纳、巴西、墨西哥、中国。2022年上述9个国家人造板生产量总计为3.36亿m3,占全球总产量的63.8%。
2025年1月,GTI-人造板指数录得45.0%,较上月增加2.1个百分点,连续10个月位于临界值(50%)以下,显示GTI-人造板指数所代表的各GTI试点国优势人造板企业生产经营整体较上月呈收缩态势。
从需求端看:GTI-人造板指数试点国家的人造板总体需求继续下降。本月,新订单和出口订单指数分别录得37.0%和32.5%,均低于50%临界值,且较上月下滑10个百分点以上。在新年放假期间,一些企业主动暂定经营,市场需求呈现出季节性的波动下降,预计随着假期的结束和企业复工复产,人造板生产需求将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
从供给端看:本月,GTI-人造板指数试点国家的人造板供应延续了前9个月持续减少的态势,但降幅已大幅缓解,基本趋于稳定。本月,生产指数录得49.4%,较上月增加9.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过去一年全球人造板产成品库存得到释放,催动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从价格看:原材料采购价格指数录得71.7%,连续7个月位于临界值之上,显示原材料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上涨。本月,各GTI人造板试点国均反映了原材料问题,受运输价格攀升、原木价格持续上涨、原料供应不足等因素影响,人造板生产企业的原料采购压力持续增加。比如中国企业反映原材料采购困难,巴西企业称生产所需原材料供应不稳定,加纳企业称路况不佳导致原料供应不足,刚果(布)企业反映大量降水影响企业采伐作业效率,此外,马来西亚、泰国、加蓬、墨西哥企业也反映了原材料供应不足问题。
人造板市场主要动态包括:2024年,中国共出口人造板类产品1785.99万立方米,同比增加24.79%。共进口人造板类产品212.91万立方米,同比增加36.02%,尽管人造板进口量和出口量均有增长,但进口和出口平均单价均有下降。2024年12月,巴西热带胶合板出口量3300立方米,出口额190万美元,同比分别大幅增长83%、73%。
(来源:中国林产品指标机制)
03

中国调整进口木制品关税税率

中国2025年关税调整方案已经公布,为扩大内需,促进高标准生产,中国将自2025年1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进口关税税率。
年度关税调整计划中,对935个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关税,有利于扩大优质产品进口。调整了木炭、竹炭、单板、木地板、纤维板、胶合板、木门、木模板、木托盘、桶及木制工具、软木及软木制品、竹藤制品等进口木制品关税税率。
根据24个自由贸易和优惠贸易安排,自2025年起,将对来自34个国家或地区的部分产品实施协定税率,这是中国扩大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努力的一部分。
其中,中国-马尔代夫自由贸易协定将于2025年1月1日生效,降低关税,最终将使近96%的税目产品实现零关税。
中国还将于2025年继续对已建交的43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100%税目产品的零关税待遇,支持这些国家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来源:中国家居产业)
04
广西人造板2024年产量达7050万立方米,全国第一
2025年广西全区林业工作视频会议透露,2024年,广西林草产业总产值达1.05万亿元,在全国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
2024年,广西人造板产量达7050万立方米,居全国第一位。45个林业重点产业园区产值达1800亿元,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产值占全区旅游消费收入的1/4。
木材加工和造纸产业完成规上产值2387亿元,居全区12大重点产业第4位,全年增长11.7%。木材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持续转型升级、稳中向好;造纸和纸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8%,成为全区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林业规上企业总数达2700多家,约占全区规上企业的1/4。
广西人造板产业体量大,产业链长,发展可循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人造板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广西人造板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仍面临很多制约因素,如融资、创新、品牌等问题,引导企业由“制造型企业”转型为“创造型企业”是破局的关键。
(来源:广西日报)
05
全国建材家居市场1月销售额同比上涨3.09%
由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立项、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编制并发布的信息显示,1月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为110.35,环比上涨1.53点,同比上涨8.46点。中国建材流通协会称,全国建材家居市场迎来良好开局,在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下,市场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1月销售额为1095.27亿元,环比下跌11.23%,同比上涨3.09%。中国建材流通协会介绍,1月处于传统冬日淡季,月底的春节假期也导致商家暂停营业,但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仍实现了同比上涨,这主要得益于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的加码,企业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同时,元旦假期和春节前的促消费氛围激发了市场活力,保障了建材家居消费需求的部分提前释放。
(来源:中国家居产业)
06
2024年贵州林业产业总产值达4654亿元
贵州2025年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介绍2024年贵州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4654亿元,超出年度目标任务304亿元。
竹、油茶产业被纳入贵州省“3+5”特色优势产业。联合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印发《贵州省以竹代塑产业发展规划》。遵义市成功举办竹产业招商推介暨“以竹代塑”产品发布会,签约金额6.46亿元。
10家林业龙头企业进入省级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名单,11家林业龙头企业优质林产品入选首批“贵系列”品牌名单。 
全省林业产业发展重大战略成效明显,为下一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2025年,贵州将加快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通过建设高效产业基地,提高加工转化水平,推动市场融合发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这四大举措,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2025年,贵州省林业产业总产值预期达5000亿元以上,林下经济全产业链产值预期达1000亿元以上。
(来源:中国家居产业)
07

船司集体发布3月涨价通知 

一、木材运输成本显著上涨
1.核心航线运费涨幅达30%-50%核心航线运费上涨30%-50%,影响木材进口。赫伯罗特对亚洲至非洲、中东集装箱收300美元/TEU附加费,FAK上调,40尺高柜木材运输成本增600-900美元/柜。马士基远东至北欧FAK费率最高达6200美元/FEU,同比涨超70%,影响北欧木材商成本。
2.特种箱型成本压力更大木材运输常需使用框架箱(OOG)、冷藏箱等特种集装箱,而达飞、赫伯罗特明确将这类箱型纳入涨价范围,其附加费可能比普通干箱高10%-20%。例如,万海对亚洲近洋航线40尺柜加收200美元,可能导致东南亚原木进口成本额外增加3%-5%
二、产业链价格传导效应显现
1.进口木材价格被动上涨以欧洲榉木为例,海运成本占比从15%升至25%,若3月运价完全落地,国内进口商到岸价预计上涨8%-12%。部分企业已启动“运费+原材料”联动调价机制。
2.加工企业利润空间压缩利比里亚案例显示,运输成本占比超终端售价30%时,木材商会被迫缩减设备投资。当前中国木地板企业的海运成本占比已达18%-22%,逼近盈亏临界点。
三、企业应对策略分析
1.运输方式多元化中欧班列木材专列需求激增,西安至汉堡线路3月预订量增长40%,但铁路运力仅为海运的1/15,难以完全替代。部分企业尝试“海铁联运”,如从越南胡志明市经铁路至中国再海运至欧洲,可节省7-10天时间。
2.采购区域分散化中东欧(如波兰、罗马尼亚)木材进口占比从12%升至18%,因其可通过黑海港口避开地中海拥堵航线,但树种适配性仍需调整。
(来源:淘木网)









08
2025年全球木材库存紧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木材作为关键原材料,其供应受极端气候、能源危机、地缘政治和海运问题影响,三大产区面临困境,全球木材库存紧张!

北美产区:天灾引发供应链危机

在2024年第四季度,加拿大BC省经历了一场毁灭性的野火,烧毁了80万公顷林地。这场火灾导致SPF原木采伐量下降23%,影响了全球木材供应链。它对当地生态和全球木材市场都造成了重大影响。

在美国,密西西比河冬季枯水期延长导致驳船运输能力下降40%,严重影响南方松木运输。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木材库存降至18.7万板英尺,同比减少35%,北美木材供应紧张前所未有。

欧洲产区:能源与政治双重困境

欧洲的能源危机正对木材产业造成巨大冲击。德国天然气价格飙升至每兆瓦时45欧元,同比暴涨210%,导致锯材企业举步维艰。1月产能利用率骤降至62%,北欧锯木厂纷纷停工。芬兰云杉库存量也跌至正常水平的58%,形势严峻。

同时,受欧盟制裁影响,俄罗斯木材出口转向亚洲,欧洲市场每月缺口达 120 万立方米,木材供应严重短缺。

亚洲供应链:海运成本跳涨加剧短缺

红海危机引发了一场海运成本的爆炸性增长。上海至汉堡航线的40尺集装箱报价已飙升至9500美元,较去年同期激增320%。

此外,加拿大至中国的海运周期也显著延长,达到55天,导致木材进口受到严重影响。这场危机不仅推高了运输成本,还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紧张局势。

(来源:淘木网 )

09
白俄罗斯木材转战出口亚洲
受俄乌冲突影响,2024年白俄罗斯木材出口从欧洲转战亚洲,其中对华锯材出口创下116万立方米新高,同比增长36%。带动白俄罗斯木材出口整体增长15%。
价格方面,虽然上半年出口均价同比下跌6%-11%,但下半年强势反弹,涨幅达3%-10%,使全年均价与2023年基本持平。
白俄罗斯林业部长亚历山大·库利克表示,这一成绩得益于行业多元化战略和生产效率提升。2024年全国木材采伐量接近2000万立方米,其中机械化作业占比达65%,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锯木供应量更是首次突破100万立方米大关。
市场结构调整成为助推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白俄罗斯积极转型,将出口重心从立陶宛、拉脱维亚和德国等传统市场,转向中国、俄罗斯、阿塞拜疆和乌兹别克斯坦等新兴市场。
(来源:采木资讯)
10
巴西木材出口保持相对稳定

2024年据巴西机械加工木材协会(ABIMCI)消息,2024年巴西木材出口整体保持相对稳定,美国和欧洲是巴西木材的主要出口目的地。2024年最后几个月的出货量略有回升,主要是由于积压在港口货物的疏通和旧订单的释放。

ABIMCI报告还指出,巴西木材行业在2024年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港口物流障碍、出口过程中相关机构员工罢工等因素,这些都对木材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面对物流障碍和复杂的全球形势,木材行业仍需在基础设施和市场多元化方面加大投入,从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巴西家具行业营业额近900亿。2024年巴西家具行业表现积极,营业额预计达894亿雷亚尔(约147亿美元),同比增长9.5%,巩固其作为拉美最大家具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家具生产国的地位。美国是巴西家具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占巴家具出口总额的29.3%,乌拉圭(10.6%)、智利(7.3%)等拉美国家对巴家具需求近年来不断上升。此外,欧盟-南共市自贸协定的签署将有助于巴西家具进入欧洲市场,促进巴西出口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11
加蓬对中国木材出口量大增
根据最新海关数据,2024年,加蓬对中国木材出口量达到76.86万立方米,对比2023年大幅增长了43%。从价格层面来看,加蓬对中国木材出口的平均进口单价在过去一年中呈现出持续下滑的态势,年度进口均价下降了6%。
据报道,加蓬林业部门正积极寻求创新管理手段。在可追溯性管理方面,加蓬林业官员力推锯木束GPS标记举措,意图强化木材来源监管。然而,尽管政府对此寄予厚望,但行业内部对此实践的有效性仍持谨慎态度。目前,实地执法水平的不足以及GPS数据应用的局限性,使得这一措施的实际效果尚待观察。与此同时,国际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的推广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负担。
生产端同样困境重重。受海外订单增速放缓冲击,叠加频繁的电力中断“内忧”,加蓬经济区木材加工产能持续收缩,多数工厂仅维持单班次生产。此外,运输环节更是 “瓶颈” 明显,连接主要林区与奥文多港的Ndjole/Bifoun公路维修进展迟缓,部分路段通行能力受限,仅开放单车道通行,致使木材运输周期拉长至2-3天,物流成本随之水涨船高。
市场表现来看,加蓬国内锯木价格已上涨至5.5万非洲法郎/立方米,较年初上浮10%。奥古曼方面,削皮原木交易价稳定在7万非洲法郎/立方米,优质CS级原木价格约8.5万非洲法郎/立方米。然而,国际买家对价格敏感度提高,进一步压缩了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
总体上看,2024年对中国出口量的显著增长,一方面源于中国基建与家具制造业的持续需求;另一方面,加蓬政府近年来推动林业资源开发政策,简化出口流程,也为出口放量提供了支撑。但值得注意的是,出口单价的持续下行,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球木材市场供应过剩的隐忧,以及加蓬木材商为抢占市场份额采取的“以价换量”策略。
(来源:木头云信息平台) 
12
日本木材对中国出口占比超六成
截至2024年日本森林总面积超过25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而森林蓄积量更是高达50亿立方米。根据日本财务省发布的统计资料,2024年,日本对中国的木材出口总额从248亿日元增长至297亿日元,这一数字远超同期对美国的56亿日元出口和对韩国的32亿日元出口。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任何商业用途,仅供学习分享交流,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END

关于我们


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英文译名:CHINA TIMBER & WOOD PRODUCTS DISTRIBUTION ASSOCIATION,英文缩写:CTWPDA。本团体是1985年经民政部批准成立,由与木材和木制品(含竹材与竹制品)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团体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下设木业市场与供应链分会、木业园区及口岸工作委员会、木业电商分会、木材进出口商分会、板材分会,木门窗、木地板、工程木、木皮、木材防腐、红木等专业委员会及木材企业信用工作委员会等分支机构。
    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是国内木材流通行业唯一的全国性社团组织。拥有会员3000多家,会员囊括大型木材进出口贸易企业、大型木材批发交易市场、木业园区及口岸、大中型人造板、木地板、木门、装饰薄木、工程木、防腐木、单板生产和流通企业,在国内国际业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具有权威性、广泛性和代表性。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